繁荣的悖论:在最不可能出现繁荣的地方创造繁荣
最后更新于
这有帮助吗?
最后更新于
这有帮助吗?
繁荣扎根荒芜,悖论造就盛世。
简单地抹除贫穷的表象(例如低质量的教育、不合格的医疗、早该的政府管理、奇缺的基础设施等)。这些想法和做法根本无法带来持续的繁荣局面;只有对特定类型的创新加大投入,也就是大力发展开辟式创新,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。
这些表象往往都是“直接”导致了贫穷,而这样偏颇的因果机制才是无法扶贫的原因,尽管它多么精准地到单元级别的援助,但是这些都只不过是贫穷的表象,而贫穷的背后是蕴含着一个死循环,创新的可贵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。
我们一般探求问题都寻从What和How等方式,但是这些都不能聚集于问题的本身,言外之意,What和How都是“外表”,我们更应该想“什么引发了什么”(What Causes What),这也是繁荣的悖论所贯穿的理论。
案例:Celtel, Model T
所有市场都是被创造出来的
如果企业只聚集于细分市场中的已有的用户数量,那么我们称为存量市场,但是依靠这样的市场,想要达到高速增长是非常困难的;尽管持续式创新可以薄利多销,但是别的企业同时也在争夺同一批用户。
案例:凯美瑞,典型的“消费经济”,不断改良,持续式创新
苹果的智能生态
效率式创新:资源开采,雇员数量下降
持续式创新和效率式创新都非常有限,尽管它们能帮助各国保持竞争力和活力,但是经济增长点并不来源于它们,称之为 开辟式创新。
以未消费市场为目标的商业模式
使能技术(以越来越低的成本带来越来越高的绩效的技术)
新价值网络(决定一间企业的成本结构)
应急策略(向潜在的顾客多多指教)
高层支持
带来的无非是三样结果:利润、就业和文化变迁;利润非常好理解,是成长增长的动力源泉,而产生了新的工作岗位,工作岗位的增加并不仅仅是经济价值的累计,更多的是帮助人们建立自尊和对家人的抚养能力,更多的研究说明:有工作的人没有时间(也没有意愿)从事犯罪活动。
最难以察觉又有最强大影响力的是新市场引发并建筑的文化变迁,开辟式创新带来的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的大众化,最重要的是让雇员和投资者都得到一定的所有权机会,这对于实现利益的民主化有强大的推力,如果多数人意识到,这样的方式可以解决很多问题,那就是让人们以投资者、生产者或用户的身份投身于一个新市场,那么这些人很可能改变自己对社会价值的看法,新市场足以改变社会文化,而对一个繁荣的国家,这样的改变充满着无限可能。